索 引 号: | 01303316X/2018-0000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体裁分类: | 报告 |
发布机构: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8-01-02 |
生效日期: | 2018-01-02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2018年栖霞区政府工作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2017年栖霞区政府工作报告 | |
内容概览: | 2017年栖霞区政府工作报告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栖霞区十八届人大
第二次会议文件之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区 长 黎 辉
2018年1月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本届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扣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奋斗目标,奋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品质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三大重点任务,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增长9%以上,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与GDP增幅保持同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和10%;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2%以上;43项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
坚持精准施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把培育实体经济作为抓发展的着力点,突出优质项目招引建设、投产达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招大引强实现突破。整合招商队伍和载体资源,强化考核与跟踪机制,实施精准招商,开放水平和招商质效显著提升。全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398.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340亿元。紧盯旗舰龙头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经五路门户商务集聚区项目顺利落户,实现了行政区百亿级项目的重大突破。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攻坚解决矛盾与问题,46个总投资232.8亿元的市级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乐金化学动力电池、邦奇自动变速箱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南京万达茂、华侨城欢乐谷加快建设,FMC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德科码影像传感器、中电科28所、白金汉爵酒店等项目如期开工。总规模300亿元的省沿海基金总部注册落户。实体经济增量提质。紧盯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从产业升级、政策扶持、质量提升等多渠道做强实体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中电熊猫、A.O史密斯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蔚来汽车XPT、LG电子汽车部件等新兴产业类企业实现集聚,博世汽车、新百药业等30余家企业布局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设立规模达1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放小微企业融资贷款76亿元。实施“四上企业”培育计划,新增规上企业110家、上市挂牌企业9家。集聚省市名牌47个、著名商标68件,企业竞争力继续增强。
坚持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以集聚科教人才资源塑造发展优势,以创业创新培育发展动能。科创载体整合提升。推进“两落地、一融合”,组建成立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12家科创载体,构建“一区多园”一体化发展格局。走访22所驻宁高校,精准对接100个院系专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5家新型研发机构,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科创园。启动“文澜路双创大街”项目,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新港高新园被授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称号,腾讯众创空间等9个平台载体分别荣获示范区优秀科技园区、优秀众创空间称号。双创企业发展壮大。激发科技人员和社会大众活力,全年新增双创企业2500家。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瞪羚”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930亿元。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3家企业研发机构成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8亿元。启动区技术转移市场平台建设,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无缝衔接,新增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成立全省首家“创业发展服务联盟”,集聚科技顶尖专家9人,引入高层次人才100人,筹建人才安居住房3万平方米。与赛伯乐绿科集团、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投资基金引进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打造更优创新生态系统。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1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件。
坚持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稳步推动6大领域40项改革任务,多个领域走在省市前列,发出全国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改革经验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优化经济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9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43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3.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比重持续提高。深化工业布局调整,关停锦湖轮胎等26家高能耗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5%。在全市率先探索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出台《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置换政府存量债务34亿元,融资成本较去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放管服”改革系统集成。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预审代办、容缺审批形成制度,挂牌成立南京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一刻钟政务服务圈”覆盖全区,483个审批服务事项上线运行,省市政务系统“不见面率”排名全市首位。综合执法改革实现“两权分离”,基层执法“一张网、全覆盖”。尧化街道成为首批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全年增加各类市场主体1.7万余家,其中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增长50%以上。其他领域改革协同并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共同体建设,举办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成功创建省依法治教改革试点区。创新社会互助养老模式,龙潭好邻养老社成为全市农村养老品牌,尧化姚坊门“时间银行”创新登上央视频道。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户率达98.5%,试点对西岗街道宅基地、农房统一调查登记发证。与镇江句容市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对接合作;落实1600万元援助资金,推进8个援建项目,同青海湟中、陕西商州等地扶贫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精细建管,城乡面貌显著提升。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品质,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城乡布局持续优化。突出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重大规划全部纳入区政府研究,调整完善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南京开发区转型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栖霞区2035年发展规划大纲、仙林副城新港片区控详、八卦洲新市镇概念规划。实施23个总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开工地铁1号线北延、7号线、和燕路过江通道、浦仪公路西段等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发展作用明显。实施疏港大道快速化、尧红路、仙境北路等重点道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12.7公里。新辟优化7条公交线路,改造亮化120处公交站亭,群众出行更为便捷。加快仙林湖社区中心建设,推动仙林外校燕子矶校区、市妇幼保健院城北分院等21座学校医院建设,城市配套逐步健全。完成九乡河、便民河一期治理工程,加固八卦洲3.1公里主江堤,整治积淹水片区4个,治理地质灾害11处,新增人防面积15万平方米,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重点片区建设提速。仙林(汤山)副城商业中心区、生活服务区建设步伐加快,金鹰湖滨天地、小红花新校区竣工投用。围绕燕子矶滨江新城建设,完成北十里长沟中支、西支河道整治,新建及续建神农路东段、嵩山路等19条道路,出让土地6宗559亩,新城功能日趋完善。强力推进栖霞山片区拆违拆破和景区提升,拆迁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景区栈道10公里,林相改造、补植红枫2.6万株,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被评为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城乡品质有效提升。执行建设规范导则,高标准落实28条主次干道、7个街巷片区、50条背街小巷整治、18处管线下地、21座公厕新(改)建等112项精细化建管任务,形成了学海路、迈皋桥老街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推进丁家庄片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完成新城公园等14个游园绿地和绕城公路栖霞段“三化”改造。清理非法码头12处,整治交通干线、铁路沿线环境超过5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整治老旧小区9个,出新立面145.8万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签约93部。全市住宅物业管理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区住建局被评为全国住房城乡系统先进集体。垃圾分类“慧系统”被全市推广,全国人大专题调研给予充分肯定。推行城市治理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城市治理考核再度位居全市首位。
坚持生态优先,区域环境明显改善。恪守环境底线,落实环保“一把手”负责制,统筹推动“263”专项行动50项任务和中央、省环保督察105个问题整改。水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河长制”全面落实,治水责任层层压实。投入4.55亿元,完成14条46公里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新建排水达标区79个,完成416个片区整改。加快农村污水设施建设,新建30套污水处理装置,国考、省考水质断面和水源地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稳固提升。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管210家在建工地扬尘,在全市率先试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落实工业企业排放管控措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70万吨以内,比上年度削减44万吨,完成77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PM2.5浓度同比下降20%,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2%以上。土地治理扎实推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龙潭街道耕地保护受到省国土厅表彰。处置闲置土地356亩,实施低效用地开发1100亩,全区土地集约节约和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国土资源部肯定,获评“全省土地集约节约模范区”。投入2亿多元完成原南京化工厂等片区土壤及地下水治理工作,燕子矶地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区”。
坚持普惠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行政区年度民生支出达公共财政总支出80.5%。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聚焦富民工程,突出就业富民、创业富民。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培育自主创业者3300人,流转土地6.73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职业农民1500多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推行“1+N”精准脱贫长效机制,脱贫人数达到1150人,经济薄弱村平均增收18万元。征收社会保险基金31.6亿元,累计发放低保金4500万元。新开工保障房面积146万平方米,竣工58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出台栖霞区临时救助办法,红十字会和区慈善总会先后完成换届,扶贫济困制度保障和组织能力得到增强。残疾人之家站点建设覆盖所有街道。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教育质量持续提高,高考再创佳绩,“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特色教学模式影响力不断扩大。放大“院府合作”效应,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与省中医院签约共建仙林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位列全省第二,区政府获评省“爱国卫生运动先进集体”,西岗社区卫生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方颐年健康产业园、钟山学院养老产业园等养老项目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274张,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69.5%。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2017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宁镇扬”龙舟邀请赛、第十八届“金秋栖霞”艺术节、“秋栖霞”登山节和首届“读创栖霞”读书节。新闸村入选全国文明村、桦墅村获评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八卦洲“陌上花渡”、龙潭“水一方”景区引领乡村风貌。建成市场远程信用管理平台。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九连冠,军地互办实事项目全部落实。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发展,区妇联被评为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e站通”远程查档终端覆盖全区,《栖霞年鉴(2016卷)》荣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原罪•补遗集》荣获江苏档案精品文化评选一等奖。强化涉外事务规范管理,台侨工作聚焦发展的向心力更强,成功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招商、栖霞—彰化两岸行知教育论坛等系列活动。
坚持服管并重,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为优质高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化多元治理格局。推广“掌上社区”基层治理模式,在所有社区推动社区建设共建共享,4.2万名居民参与其中,省级城市、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合格率达96%、91%。加强等级评估和品牌建设,每万人拥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数位居全市第一。稳步推进厂居社区“三供一业”及社区管理职能移交。提升公共治安环境。创新打造“桩钉工程”,实现综治警务一体化,全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23%。按照群租房排查整治重点问题执法指引,开出全市第一例罚单。区公安分局荣立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燕子矶街道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首次召开全区宗教工作会议,创成“全国无邪教示范区”。铁腕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查处非法集资2起、处置非法传销1256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燃气报警系统和安全生产权力责任清单经验在全市推广。理顺丁家庄、花岗市级保障房管理体制,完善功能配套,深入推动保障房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加大信访积案攻坚,推动人民调解,办结34件信访疑难案件。
坚持从严治政,政府建设得到加强。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规范施政、转变职能、正风肃纪为抓手,推动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规范行政行为。出台《栖霞区政府议事决策规则》,对2016年以来“三重一大”事项进行跟踪督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近8000条。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扎实开展“七五”普法,组建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法治建设满意度达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出台编外人员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等文件,完善运行和监管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主动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政府工作37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410件,办结率、满意率再度保持100%。推进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职责,对外公布26个部门163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坚持“放管结合”、“批管同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推行区政府及部门预决算公开。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深入开展“走千企入万户、助发展促富民”大走访活动,协调解决民生问题1.15万个。建成“区街一体、上下对接、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体系,办理“12345”、“96106”热线工单3.74万件,综合满意率超过90%。严格正风肃纪。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针对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逐条制定措施、明确节点,加强整改落实。新设17个政府部门党组,完善党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开展扶贫惠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实施“四风”问题“防隐身防变异防反弹”专项行动,完善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等制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1.64%。加大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民生专项资金等审计项目137个;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强化执纪审查,立案查处行政机关案件33件33人,从政纪律作风得到整肃和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携手共进的结果,是驻区部队、企业、高校院所和离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栖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发展仍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新项目尚未形成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二是高校创新资源与区内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偏低;三是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特别是拆迁扫尾攻坚任务繁重,水、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压力巨大;四是居民增收与脱贫攻坚难度较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衡并存;五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工作质量和效率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鼓舞人心,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精准深刻。展望新的一年,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江北新区蓄势待发,兄弟区发展突飞猛进,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正经历新一轮复苏,国内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发展;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机遇有机叠加;过江通道、地铁项目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栖霞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2018年仍处于多重利好叠加的重要机遇期,只要我们善抓机遇,担当作为,对标找差,埋头实干,就能在新的一年中大有作为!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省市和区委的部署要求,聚焦科技创新驱动、重大项目推进和“三大攻坚战”,以系统、创新和底线思维,统筹推动栖霞经济、改革、城建、生态、文化、民生向高质量迈进,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第三产业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以上,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实施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整治179万平方米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5%,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50万吨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75%以上,全区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为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质量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
围绕招大引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和做优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紧盯招大引强。围绕片区产业特色,实施新业态招商、科技招商、楼宇招商,吸引更多龙头型、领军型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燕子矶新城、栖霞山片区以万象汇、华侨城项目为龙头,聚焦发展现代商贸和休闲旅游产业;开发区东区以海港枢纽经济区为先导,聚焦发展先进制造和临港产业;仙林、西岗片区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聚焦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迈皋桥、马群、尧化片区以丁家庄、金马路等城市综合体项目为基础,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八卦洲、龙潭东部片区以“陌上花渡”、“水一方”为依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5个。
狠抓重大项目。立足有效投资,建立目标导向,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加快推进149个总投资2185亿元的市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总投资444.3亿元的LG异形电池、辉源A.O史密斯空气净化器等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792.8亿元的南京万达茂、华侨城欢乐谷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总投资436亿元的前途汽车整车制造、鸿富夏智能终端、云狐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90亿元的大浦塘文旅项目、仙林中心区商业CBD等项目顺利落户,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做优实体经济。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聚焦绿色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引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智能制造高地,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卓越提升试点示范基地,建成1个智能工厂、10个智能车间。推进“四上”企业倍增计划、拟上市企业孵育计划、“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四上”企业80家以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发掘、培育成长性优质企业,重点强化对智运科技等30余家企业的培育,推动中小企业加速成长、蝶变。
二、突出融合发展,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以“两落地、一融合”为抓手,加快创新资源整合、要素集聚、能力提升,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整合创新资源。以区域融合、园区整合、资源聚合为基础,发挥创新优势。南京开发区推进“一特三提升”建设,新港高新园争创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众创基地;仙林大学城构建对企开放、资源共享的大学城开放实验室网络,加快向仙林科技城转型;行政区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创服务功能,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生态、开放、便捷的宜居宜业环境。坚持“高校院所科技大走访”常态化机制,聚焦创业型大学和高成长企业,依托区内18所高校优势学科、产业平台,以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抢先布局新产业、新业态,培植内生发展动力。
集聚创新要素。以双创基地、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为龙头,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文澜路双创大街”以及东南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大学科技园。发挥南大创新创业学院功能效应,力争与清华大学、创新工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的一批研发机构尽快落地,确保全区新型研发机构达15家以上。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产业孵化链条,支持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建成2家省级以上备案的众创空间。构建包容、自由的创新文化,实施“创业栖霞”计划,新增人才安居住房4万平方米以上,重点招引领军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服务人才,引进国家、省市各类人才100人,培育创新型企业家5人。
提升创新能力。以金融助企、服务育企、科技强企为抓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攻集“校、地、企、资”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建设,鼓励创新探索意识,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借助基金操盘引进社会资本,形成100亿元以上的创投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启动实施《仙林科技城三年行动计划》,成立“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区技术转移市场主攻成果转化、技术合作、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运营,建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完成70个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人才和企业跨界创业,新增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巩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提升仙林科技城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新申报4个自主品牌,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8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
三、突出改革开放,激发持续发展新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开放步伐,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集成式推进“全科政务”服务、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容缺受理”,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制度性交易成本平均降低30%;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不见面率”达90%以上;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提高综合执法检查覆盖面、质量和效率。深化金融工作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全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以上,实现非公经济主体数量增长39%以上。
促进区域合作开放。以区域合作开放激发发展活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化扬子江城市群协作。发挥好“宁镇扬一体化”桥头堡作用,配合推动宁句城际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市政策共建仙林—宝华科学城、龙潭—下蜀滨江港城。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以项目为依托,加大对陕西商州、青海湟中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以龙潭综保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引导驻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苏商保税物流中心二期、联讯物流、海运快件监管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维修检测等新业态,推进龙潭物流园区获批国家级物流示范园。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社会治理创新优化为民服务,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综合治理模式,开发全区网格信息采集系统,建立网格人口数据库,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出租房隐患治理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社会治安基础性工作长效化。运用“掌上云社区”等信息化治理手段,加快微信智能机器人开发,将“掌上社区”与政务服务、网格党建、大走访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掌上社区”为民服务功能。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终期评估。
四、突出精细建管,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
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实施114个城乡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栖霞城市品质。
优化空间布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深化“多规合一”,推动全域在一张规划蓝图上融合发展,加快仙林新市区等重点城市板块建设。配合全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栖霞区2035年发展规划大纲、燕子矶老镇城市设计、栖霞古镇城市设计等编制工作,基本实现近期建设地区法定规划全覆盖。加快城市改造提升步伐,实施新合村甘家巷等14个总面积126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全力攻坚46个总面积11万平方米以上的拆迁扫尾项目,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
完善功能配套。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市做好地铁1号线北延和6号线、7号线等3条轨道交通,和燕路、仙新路和浦仪公路西段等3条过江通道,312国道、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等干线道路及马群综合换乘中心建设。加快区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续建疏港大道、栖霞大道改扩建、尧红路、仙境北路和迈燕地区市政道路等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10公里,启动29.2公里八卦洲环洲大堤消险工程;新辟优化6条以上公交线路。加快公建配套工程建设,推进羊山风情街、仙林湖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工钟化片区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中花岗南京颐乐康养社区等项目,建成尧化居住社区中心并投入使用;建设八卦洲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栖霞区防空袭疏散及姚坊门人防工程。
强化精细管理。推进仙尧路、中山门大街、栖霞山风景区周边等87个精细化建设管理项目。强化背街小巷、高铁沿线、交通干道和沿江码头整治,落实好53处环境问题整改,实现40个砂场整治复绿。建成寅春路海绵城市公园、尧化“三个中心”山体公园、百水桥登山绿道等9个绿化景观工程,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高标准实施百水芊城二期、金尧花园等老旧小区整治,出新立面53.4万平方米。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各类公厕10座。深化城市治理改革,健全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保洁市场化和垃圾分类管理,加快停车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交通拥堵、停车乱等突出问题,确保城市治理考核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五、突出生态建设,营造绿色人居新环境
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263”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推进美丽栖霞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治理。紧盯水、土、大气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难点弱项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工业废气污染协同治理,确保煤炭消费总量削减2%以上;推广“智慧工地”建设,对所有工地实施网格化管理,工地扬尘措施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开展秸秆禁烧和部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治理工作;强化流动源污染防治,确保PM2.5浓度平均值降幅达到市定标准。落实“河长制”,巩固黑臭河道整治成效,对已整治完工的3条黑臭河道进行景观绿化,重点推进北十里长沟东支、西支、南十里长沟水系等总长度42.53公里的水环境提升工程;开展建成区消除劣Ⅴ类水质行动,强化入江断面、省考断面和跨区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确保国考、省考断面达标;新建雨污分流管网13.36公里,构建全面覆盖、责任清晰、标准明确、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排水设施管养体系;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加强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实现村庄污水达标排放。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妥善做好区内水泥企业矿山禁采工作,及时开展关停搬迁企业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工程。
加快绿色栖霞建设。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节能监管,确保完成市对区节能目标任务;推进“智慧能源”建设,通过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快能源结构性调整,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加大存量土地控清力度,挖掘用地潜力,助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推进林相改造,新增、改造绿化造林500亩。突出耕地保护,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做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打造2处美丽乡村。以龙潭“水一方”、西岗桦墅村、八卦洲“陌上花渡”等景区及周边村庄为重点,建设“示范村+农业园+旅游点”三位一体乡村旅游项目。
严格环保监管执法。坚守生态底线,守住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城市绿线,推进环保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执法监管效能提高。探索环保、城管指挥中心、“12345”平台和街道综合执法力量整合路径,建立完善联合指挥中心,提升环保执法信息化水平。开展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回头看”,确保责任落实,整改到位。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执法不作为、整改不到位现象的查处力度。
六、突出共建共享,回应美好生活新向往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作为、量力而行,集中办好34项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提升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帮扶重点,确保80%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脱贫。征收社会保险基金33.8亿元,确保被征地人员进保率达100%;推进三元祠等10个保障房项目建设,新开工和续建270万平方米、竣工86万平方米;推进栖霞街道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试点;建立全区救助信息平台,确保社会救助有需必救、精准救助;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为适岗残疾人优先安排一定比例公益性岗位;继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力争省教育现代化监测得分达90分。新建仙林湖西侧小学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启用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等4所中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创建省安全教育试验区和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院府合作”,加快推进仙林中医医院建设、燕子矶新城三级医院合作洽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努力打通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加强卫技人才引进、全科医生培养,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50%以上,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0%。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服务,办好“三千”文化惠民工程、“读创栖霞”读书节等品牌活动,新建25个省级社区(村)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力争完成区档案新馆主体工程;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利用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南京文交会等平台,增强区域文旅产业影响力。办好2018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栖霞区第八届运动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守四个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面摸清政府性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底数,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严格管控债务总量;坚持量力而行,确保各项公共支出与发展阶段、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开展存量债务置换,降低融资成本,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企业常态监管机制,加大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传销活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社区、重点单位消防站点建设;配合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申报创建2个国家级防灾示范社区。防范化解稳定风险,丰富“桩钉工程”内涵,提升“打防管控”效能;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开展第八轮“春风化雨”握手行动,妥善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群众安全感达93%以上。
七、突出作风优化,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完善区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抓牢干部教育培训,强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对标苏州太仓、无锡新吴、深圳龙岗等先进地区,明确发展定位,找准薄弱环节,提升工作标杆。完善容错纠错、压力传导、责任落实机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对懒政怠政的问责力度,使履职尽责、实干担当成为干部自觉。
推进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实施“七五”普法中期评估,打造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时报告政府工作。启用新版建议提案办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办理效率提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健全司法、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支持区监察委员会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确保政府权力阳光运行。坚持依法治统,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完整。抓好编外人员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等制度的有效执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优化政务服务。依托“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开展“简证便民”行动,提升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区投资建设代办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组建专职代办队伍为企业设立登记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亲商爱商的最佳投资环境。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提升区、街两级全科窗口覆盖率,全面推进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推进“12345”、“96106”与综合执法平台整合,提升热线工单办理的综合满意率,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保持勤廉本色。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防止已经遏制的问题反弹回潮,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问题、新表现,切实加以整治。围绕省委巡视反馈的7大共性问题和12个方面的个性问题,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按期整改落实到位。加强政府支出管理,推动“三公经费”持续下降。继续弘扬栖霞干部吃苦耐劳传统和务实奉献精神,攻坚克难、埋头实干,形成干事创业的整体氛围。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企业。
2、两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
3、一区多园:根据《南京市科技园区整合设立工作方案》,各区域原则上分别整合或设立一个高新园区,各园区统领辖区内相关科技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聚区,实施统一支持政策、统一园区品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考核体系。
4、时间银行:尧化街道“姚坊门慈善基金会”策划发起的姚坊门时间银行社区互助项目,通过广泛动员居民等社会资源参与志愿服务,营造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引入商业银行管理理念,创新志愿者获益方式,使志愿者不但可以随时为自己和家人兑换丰富的志愿服务,还可以兑换生活物品,获得象征性的现金补贴。
5、瞪羚企业: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称。
6、独角兽企业: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7、先租后让:工业用地实施先租赁后出让的供地方式,即地块采取挂牌方式进行供地,用地单位摘牌后,签订租赁合同,缴纳土地租金,实施租赁使用;租赁期满后,如达到设定的租赁转出让要求,可转为出让,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租赁期满终止租赁关系,无偿收回租赁土地。
8、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9、多规合一: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
10、两权分离:综合执法改革中,将“行政检查权”与“行政处罚权”相对分离。
11、一张网、全覆盖:一张网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全覆盖指覆盖到全区所有社区(村)。
12、“263”专项行动:“2”指“两减”:即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为重点,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6”指“六治”:即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六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3”指“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13、“1+N”精准脱贫长效机制:“1”是一到两项主导举措,“N”是就业、分红、帮扶、救助、教育、卫生等多项配套举措。
14、掌上社区:通过线上的渠道把政府、居委会、物业和居民聚到一起,缩短时间和空间,让居民需求在线上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呼应,线下也得到及时的服务。
15、“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有企业(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的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操作异常复杂的管理工作。
16、桩钉工程:小区围墙、门卫、门禁、防爬设施、视频监控五处“防范桩”;楼栋、网格、物管、中介、警辅五根“守望钉”。
17、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18、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20、一特三提升:“一特”指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三提升”指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
21、不见面审批:“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事项办理模式。
22、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3、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4、“三千”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千场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成立千名文化艺术辅导员服务队、培育千支群众文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