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专题专栏 > 改革不辍 未来可“栖”
改革不辍 未来可“栖”|南京栖霞: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前沿科技“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24-07-12 14:39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从智能机器人到虚拟现实技术,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图像识别,如今,在南京市栖霞区,由姚期智院士领衔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正持续展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魅力。2024年6月,栖霞区与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续写合作新篇,栖霞将推动研究院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在产业沃土里持续向“新”发力,聚链成势。

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蓬勃发展,正是栖霞区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栖霞范式”,优化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生动缩影。立足“孵化圈”“产业圈”“创新圈”三圈协同发展大格局,近年来,栖霞区走出了一条集科、产、城融合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2018年、2024年两次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称号。

从“孵小苗”到“育大树” “孵化圈”建设加速

全区汇集科创载体资源49个,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77家;海陵药业、恒电电子、英田光学等承担的16个重大项目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1.43亿元;24个项目获得省重点研发项目资金支持4412万元……无论是打造企业孵化平台,还是开展重点项目孵育,栖霞正不断完善从“孵小苗”到“育大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生态,推动科技成果向“高、精、尖”持续攀升。

近年来,商业航天在国家战略、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在这股科技创新浪潮中,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田光学”)紧抓南京市政府征集首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重大机遇,凭借在卫星激光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重大应用价值,成功入选该项目,并于2022年进一步入选“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此外,栖霞区还以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23年全年累计下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超1.5亿元,高企享受高企所得税减免金额超7.73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超8.31亿元,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孵化的热情和信心。

以“数字化”带“产业化” “产业圈”转型升级

近年来,栖霞深入贯彻实施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率先在重点产业打造“智慧大脑”。无论是开发“栖智宝”交互小程序,还是打造超级产业智库《栖霞科创情报云图》,亦或是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企业技术需求库”等四大数据库,诸多“组合拳”正合力加速企业数字化赋能,有力释放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澎湃动能。

在东莞全市2000多个停车场中,“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正持续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珠港澳大桥“一站式”智慧通关系统,让两岸三地进出珠海口岸的车辆通关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而在北京冬奥村居住区,智能设备、服务系统融合变得更“聪明”,居住更舒适……这些应用至全国各地的“黑科技”,无一不出自坐落于栖霞区的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安装”)。让“栖霞制造”走出南京,走向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背后,则得益于一场追“新”逐“绿”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我们利用智慧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带动设计、施工、再到管理的产业全过程转型,以进一步生产出符合当下数字化市场新需求的新产品,更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建安装科技与质量管理部业务经理车昌盛介绍道。

主动适应智能建造新发展趋势,弥补传统建筑业在工业化、数字化方面的“先天不足”,中建安装的“华丽变身”,正是栖霞持续营造“智改数转”大生态,充分赋能数字成果驱动力的生动见证。

让“好技术”变“新应用” “创新圈”资源集聚

若将企业比作面向市场化浪潮的“赶海人”,最懂产品技术创新的落地需求,那么高校则是“科技腹地”,掌握着攻克前沿核心技术的“密码”。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长?是栖霞全区持续思考的一大命题。

但当我们共同铺开栖霞的资源版图,会发现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已跃然纸上:18所高校的20万师生构筑起这一重要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区、983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动科技孵化圈建设加速、20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与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加快科技之城转型步伐……于是,立足本土科创资源禀赋优势,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融合“桥梁”,已成为不问自明的最好答案,更成为近年来栖霞积极探索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实践逻辑。

“2023年,我们与栖霞区6家企业共建了科技研发平台,与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合作,落地的产学研项目超过50余项。在未来,我们还将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正如南京邮电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徐佳所言,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故事,还在栖霞大地不断上演。

集聚创新要素、推进产业升级、加速创新孵化……栖霞区将致力于促成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在江苏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江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栖霞力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